每年的森林防火期是瞭望员们最为紧张和劳累的时期,他们日夜坚守在保护森林安全的前沿阵地,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观火情、报信息,警惕地看守着万顷森林,被誉为“千里眼”和“森林的眼睛”。
“682,682,我是2519,我在清沟山瞭望塔,目前天气晴,西北风六级,风力较大,树枝摇动明显,观测区域一切正常。”高辉放下对讲机,拿起望远镜继续审视四周。“收到,今天大风蓝色预警,继续保持观测,注意保暖,辛苦了老高。”对讲机里的一句叮嘱让在寒风中原本孤独的身影温柔了起来。
清沟山瞭望塔海拔近630米,塔高24米是人工瞭望塔也是中继塔,承担着森林防火电台的中转通信信号任务。今年58岁的高辉自1984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青龙台林场、解放林场从事过森林防火瞭望工作,2014年调到英安林场清沟山瞭望塔工作至今。数十年如一日用执着坚守诠释了一个普通林区职工对大森林的热爱和保护。曾多次被珲春林业有限公司评为劳动模范,树立为“标杆瞭望员”。
一副望远镜、一部对讲机、一支笔、几本工作记录和笔记就是瞭望员工作的全部。从做瞭望员起,高辉每年都会参加防火办和林场组织的业务学习,将瞭望、定位、新设备使用、报点等内容反复琢磨。每天把观测的情况都详细地记录,哪里是火险高发区,哪里是瞭望死角,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多年来,不仅培养了准确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更是对辖区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沟沟岔岔、林相、河流都了如指掌。
瞭望塔大都建在大山最高处,地势险峻,没有电,没有手机信号,最难的就是吃水。因为青菜、鲜肉不易储存,每次上山,高辉只能存储土豆、干菜、面瓜之类。林场每周用车送一罐水,但是遇到连雨天或者暴雨,山路泥泞,汽车上不去,用水只能全靠雨水。为了省水,他连粥和面条都不敢吃,有时连着几天不敢洗漱。
瞭望塔扶摇直上,宛如天梯。不常登高的人刚登几个台阶就手脚发软、心慌气乱。特别是到大风天气,塔台吹得来回摇晃,瞭望员只能一只手抓着瞭望塔的扶手,一只手拿着望远镜观测四周的情况,及时传递瞭望信息。森林火险等级越高,瞭望频次就越多。白天以每一小时一次的频率不间断瞭望,经常在塔上一站就是一天。日久天长,瞭望员们都会不同程度的落下风湿或关节疾病。高辉因为长期站立,行走疲劳引发了严重的小腿静脉血管曲张,医生建议他及时做手术。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一直坚持到春季森林防火期结束后做的手术。那年五月,他先后两次发现北山大庙附近有农民烧荒现象并及时上报,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发生。
高辉和爱人曾经一起在塔上工作过,是有名的“夫妻档”,爱人对高辉的工作十分支持。随着2016年妻子退休后,他身边的搭档也换了几个,只有他一直坚守至今。女儿出嫁他只请了3天假,亲属聚会他是缺席最多的人,佳节团圆他还在岗位上。这几年,林场考虑他年龄偏大,身体不好,想为他换个轻松的岗位,可他却说,在塔上工作一辈子了,已经习惯了。
心有峰峦,责任在肩,空山静夜,无言奉献!在珲春国有林区共有18座人工瞭望塔36名瞭望员,高辉是其中一员,也是他们的缩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以塔为家,用责任坚守在高塔,用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无怨无悔地守望着这片绿水青山。(穆艳芬 刘洋)
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