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日)
同志们:
刚才,各市(州)汇报了近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实事求是地肯定了林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下步如何开展林改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是从改革的第一线来的,是在实践中获得的真知灼见,很有价值,很有启发性,对进一步推进全省林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步工作,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林业局长会议上守臣副省长已做了全面部署,德友同志代表厅党组又作了具体安排。下面,根据大家汇报和我们了解掌握的情况,我讲两点的意见。
一、正确认识当前林改工作的形势
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一年多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于2009年4月在省内全面铺开的。自开展试点到现在两年多来,我省林改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林改工作的要求,上下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迅速行动,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呈现出组织领导有力、操作规范有序、进展平稳顺利、群众普遍满意的良好发展态势,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林改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目前,全省首批林改10个县(市、区)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绝大多数地方的宣传发动和调查摸底工作基本结束,即将进入落实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阶段;通化市省级配套改革试点也已经全面启动,正在按照方案稳步推进。从汇报和了解的情况看,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各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挂帅,亲自抓,经常深入基层就林改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切实起到了主导改革、把关定向的作用。许多地方还采取党政领导包片、有关部门包乡包村的做法,加强了对林改工作的组织力量。各级政府还层层签订了林改责任状,逐级落实工作责任,真正把高位推动落到实处。
二是宣传和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各地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林改的重大意义、有关政策、程序和方法,调动了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关心、支持、参与改革的积极性。通过层层举办培训班,对各级林改干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培训,全省共培训各类林改工作人员20万人次,有的地方一直培训到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为林改工作的扎实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是调查摸底工作进度快、质量高。各地有计划对集体森林资源进行了摸底调查,较好地掌握了集体林资源、经营形式等情况,分类进行了统计,明确了权属关系,同时,对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深入排查,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地化解了一些矛盾。目前,全省已基本完成了森林资源外业调查工作。为下步全面落实“两权”打下基础。
我省林改工作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真正把林改摆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形成了高位推动之势;得益于林业和各有关部门的辛苦努力和大力支持配合,真正把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落到了实处;得益于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真正确立了农民在林改中的主体地位。
尽管全省林改工作总体上进展较为顺利,但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各地还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展不平衡。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林改动员大会后,多数市、县(区)行动迅速,进展较快,但是,也有一些县(市、区)的领导对林改认识不高、重视不够,致使林改工作行动迟缓,进展较慢。二是一些地方工作不深入、不扎实,指导不力,工作质量不高,甚至有个别地方对林改政策把握不准确,引起了群众上访问题。三是矛盾纠纷还没有有效化解。一些地方对林权争议和已流转山林、管护承包、“国社”合作造林等历史遗留问题调处工作力度不够,个别干部存在畏难情绪,等、靠、拖、躲、怕的思想比较严重,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强,遇到困难绕着走,不愿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精心组织,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林改工作的总体部署,今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到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二是完成通化市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试点,为全省配套改革提供经验、示范和政策措施。
要完成上述任务,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认清形势,争取主动,加快推进林改进程。今年是全省全面完成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试点任务的关键年,也是林改工作的决战之年,时间很紧,任务很重。省政府要求我们到年底前必须完成主体改革任务。从目前看,只有短短的10个月的时间,并且面临着村组换届,春耕播种马上来临等客观不利因素,如果不抓紧时间很难如期完成任务。因此,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态势,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领导对林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早安排,早部署,抢时间,不拖不靠,特别是要紧紧抓住春耕前这段宝贵时间,集中精力,加快林改工作进度。没有完成调查摸底工作任务的,要强化措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尽快完成任务,及时转段。已经完成调查摸底的县(市、区)要迅速转入组织实施阶段,精心谋划,精心组织,严格把握林改方向和政策,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个环节工作,尽快把“两权”落实到位。有条件的地方要力争在春耕之前或上半年完成主体改革任务。
(二)精心指导,加大督导检查工作力度。我省林改工作总体进展情况较好,但一些问题较多、进展缓慢的地方,如果仍然按照现在的进度向前推进,将会影响全省的林改进程。因此,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对林改的督查指导力度,要深入基层,进村入户,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驻乡(镇)工作队和驻村指导员要到岗到位,蹲点指导,全程跟踪,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把事前指导和事后检查、日常指导和专项检查、阶段检查和年度考核结合起来。要强化林改的督导工作。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督查室将对林改工作进行联合督查。各地也要层层开展对林改工作的督查工作,促进和推动林改工作上质量、上水平、提速度,确保年底前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
(三)全力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林改既是一项重大的制度改革,也是一次重大的利益调整,涉及广大农民根本利益,搞不好,极易引发社会矛盾。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放在首位,以稳定促改革,以稳定促发展。在改革方式确定上,要对农民讲政策,教方法,引导农民选择合适的方式,不能强迫命令。在矛盾纠纷调处上,要坚持依法依规按政策办事,不能乱开口子,更不能激化矛盾。在利益关系处理上,要把农民得实惠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能损害农民利益。在林改标准上,要把农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基本准则,不能违背农民意愿。当前,林权纠纷以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林权流转、山林管护承包经营、“国社合作”造林等问题是影响和制约林改的突出矛盾,解决这些问题,既是林改工作的迫切要求,也是在林改中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措施,必须全力抓好。一方面,各市(州)、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为同级政府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出主意、当参谋,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坚持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打开局面,再逐步深入,扩大成果。要依靠群众,林改实践已经告诉我们,不论是多么困难和复杂问题,只要我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问题交给群众来处理,就一定会有办法。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做到组里矛盾不出村,村里矛盾不出乡,乡里矛盾不出县,县里矛盾不出市(州),绝不能因林改引发新的群众上访和越级上访。另一方面,厅内各相关处室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主动开展工作,与各地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特别是东部地区集体林业与国有林业局之间的权属纠纷问题,已经明确由林业厅调处,资源处等部门要主动承担起责任,指导基层做好基础工作,尽快提出解决纠纷的意见,抓紧上报国家林业局审批。
(四)认真做好检查验收工作,确保林改质量。按照总体部署,林改检查验收工作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一是要做好检查验收的准备工作。各市(州)、县(市、区)要按照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办法,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好自检验收细则,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做好日常林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操作规范,资料齐全,档案完整,在完成确权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做好自检工作,为迎接全省林改全面验收做好准备。三是做好省级林改检查验收工作。厅林改办要及时组织验收组对各市(州)、县(市、区)林改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做到完成一个及时验收一个。要坚持标准,严格执纪,凡不达标的,一律补课或推倒重来,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质量。
(五)积极推进配套改革试点,制定和完善配套改革政策。搞好配套改革是巩固主体改革成果,保证林改取得成功的重要措施。通化市是省政府确定的省级配套改革试点单位,由林业厅和通化市政府共同组织开展试点工作。作为试点单位的通化市,要紧紧围绕放活林地林木经营、推进林权规范有序流转、建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和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建立以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股份制林场为主体的林业合作组织等方面,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及时总结经验,为全省全面开展配套改革提供借鉴。其它地区也要结合本地实际,着手研究林改的相关配套措施,不断推进林改进程。厅机关各有关处室要迅速行动起来,按照厅里制定的落实省委32号文件责任制要求,抓紧制定和完善林木采伐、林权流转、抵押贷款、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一系列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为推进配套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厅林改办作为全省集体林改的组织协调机构,要切实承担起林改的日常管理工作,主动协调各地和厅内各相关处室开展好涉及改革的各项工作,全面掌握林改整体进程,推动全省林改健康有序进行。
同志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各市(州)、厅内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完成林改工作任务,为全省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