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飞行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吉林省选拔赛在长春市吉林省工程技术学校举行,此次竞赛共分四个模块:无人机装配、无人机系统调试、地面智能平台调试、空地协同运输。我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2位学生—郑家辉、常笑语参加了学生组比赛并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 为参加本次竞赛,我院对此次集训工作高度重视,在训练设备、材料、师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是我执教生涯中第一次带队参加的竞赛,通过这次竞赛让我看到了无人机专业竞赛选手所需的能力和自身的不足: 1.教师指导:现在的无人机竞赛已并非单纯的无人机方面的竞赛知识,整体趋势朝着人工智能化和实际工作需求化融合方向发展,这就使无人机相关的教师在其他方面难以短期教导和培养选手,并由于教师自身的局限性也会带来教学的不足和缺陷。 2.学生能力:在这次集训中,发现学生接受知识能力不足(尤其是地面设备软件编程方面);在平时训练中,存在不积极、不认真的现象;在竞赛场上,心态不稳、紧张过度,犯一些低级失误的现象时有发生。 3.训练环境:我院无人机设备及训练环境虽然已较完善,但无这次竞赛中地面智能竞赛模块的相关设备。 在接下来的的工作中,我将从学院未来的教学、竞赛及与行业作业融合的角度着眼,做好以下工作: 1.建议学院进一步增加竞赛相关训练设备,特别是人工智能机器人设备; 2.加强备赛学生训练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竞赛选拔、淘汰机制; 3.教练对竞赛项目进行复现,把训练中的自身体会和参赛总结出的良好经验融合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 4.紧跟竞赛内容的变化,实时调整培养策略和培养内容来加强选手的适赛能力。 5.营造以备赛代培养的常态化竞训模式,加强无人机专业学生整体专业能力。 通过这次竞赛,我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训中,要加强竞训结合,加强智能模块的学习和演练,并通过接下来的优化培养,努力让我院选手在未来的赛场上赛出更好的成绩。(公共基础教研室 佟佳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