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生做一件事,是认真,是坚定。而几代人只做一件事,靠得是传承,是信念。是什么样工作,一干就是几代人?又是什么样的事业让人以生命为代价罔替传承?这里,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感动,去诠释吉林林草人为之奉献的绿色事业,讲一讲两代林草人极其普通故事和令人为之动容的传承。
长白山,历史文化名山,地处祖国东北边陲,有着广袤森林资源。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里狼烟四起,白山黑水饱受践踏和欺凌。英雄的中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挥舞起抗战的大旗!因此,这里的青山碧水传承了坚忍不拔的红色基因,这里的人们也树立起艰苦奋斗的精神旗帜,新中国的林业事业即后来的林草事业,也于此诞生在那个非凡时刻。
山重水复疑无路,林草几多奉献人
安茂秋,新中国第二代普通林草人的代表,他用自己的忠贞与热忱,眷恋着长白山这片神奇的土地;用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续写着父辈们的梦想与光荣。25年来,他以火一样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所热爱的林草事业中去,他把自己如歌的青春融进了苍莽如黛的大山。他从普通林政员做起,到营林处主任,再到林业局党委副书记,无论职位有几多变化,作为绿水青山的忠诚守护者,他的每一帧脚印,都和前辈们的足迹重合,都无比坚定的叠印在长白林海那壮丽的山水之间。
安茂秋的父辈,是共和国第一代林业人,建国之初来到林区,从这里开始了爬冰卧雪战天斗地的人生之旅,住的是工棚子,睡的是大通铺,吃的是冻白菜,喝的是雪融水,但他们依然用汗水和执着,谱写着奋斗者之歌。在一次运产小火车救援任务中,父亲倒下了,但记忆中温暖的油锯味道,一直萦绕在他身边。他们的英雄气质连同他们的事业最终融入了这壮美的大山,并化作了大山之魂,萦回于祖国的林草事业之中。
在安茂秋奔涌的血脉里,传承着父辈们这样的红色基因。基因里的忠诚与坚韧,早已化作事业的驱动,成为鼓舞他努力前进的动力。尽管老父亲已经化作山魂融入大地,但他们的未竟事业,早已由林业产业转化为林草事业传承到第二代的林草人的手中。
艰难方显勇毅在,磨砺始得金玉成
吉林省泉阳林业局位于长白山西北麓,施业区经营面积106638公顷,这里山高林密、倒木纵横,很多林斑要下车后,再步行几小时才能抵达,从设计、劈山、防火隔离带建设,到栽植、验收、抚育的每一环节,安茂秋,都要亲自到现场实地检查进行验收。他说:每年脚上的胶鞋不蹬坏个五六双,你还好意思说自己下林场么?
夏天,茂密的林子,没有想象的那样清爽,几里山路走下来,汗水露水在靴子里叽咕作响,脚下就像踩了蛤蟆一样,眼睛经常被蚊虫叮咬得肿胀,大眼瞪小眼的看不清东西。回到驻地,互相抓蜱虫成了家常便饭,蜱虫,就是草爬子,如果不抓,赶上一个有毒的,极容易得上森林脑炎,那后果比想象的凄惨!夜里下雨,白天林子里潮气扑脸,到处都是露水,衣服一会就被打透,每日与野生动物同行,昼夜与山猫野兽相伴,安茂秋说:作为大山里的林草人,哪个没有点故事啊?
为了使设计测量准确无误,在地势陡峭险峻的作业区,他都腰上绑着绳子亲自上阵,绝不马虎。一次去林场的途中,车本来开到很浅的河中,偏赶上上游电站开闸放水,大水咆哮而来,连人带车被卷进水中,那叫一个危险……然而,当事业需要用忠诚去描绘时,他说:你的选择,必须是挺身而出,容不得有半点含糊!
芳草无言知春晓,绿水青山作和声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2018年安茂秋对复绿补种工作,吉林省内首创实名制,让每个毁林者切身体会造林、管护的艰辛过程,使得毁林行为的到有效控制,复绿林地成活率也得到大大提高,此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因此,他受邀赴吉林省最高人民法院交流经验。由于工作出色,安茂秋获得白山市五一劳动奖章,吉林森工集团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
执着林草担使命,擘画山魂写忠诚
安茂秋,1996年毕业于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学院的使命就是把千百个安茂秋这样的大山之子,培育成具有大山情怀的追梦人。我们可以期许,他们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执着的担负起林草事业的光荣使命,在新时代的恢弘篇章中镌刻下自己的忠诚。他们默默无闻的扎根基层,不求名利的赤子之情,以艰苦奋斗奉献林草事业的精神,耕耘山海林田,以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劲头,塑造美丽中国。他们用自己的热血青春,守护蓝天碧野,他们用自己满腔的热情,映红长白林区每个璀璨的黎明。(计算机应用工程系 张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