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鹭
2012年5月29日,吉林市林业局从桦甸市个人手中没收苍鹭65只,其中15日龄左右的苍鹭幼崽33只,1—5日龄的幼崽32只。
救护措施:
接到苍鹭幼崽后,救护中心立即为苍鹭幼崽创造近似野外的生存环境。
1、在一间30平方米的馆舍地面铺设木板,木板上铺有干燥的锯末,一是防止水泥地面潮湿,二是便于清扫,保持圈舍干净卫生;
2、舍内安装照明灯,24小时给与充足光照;
3、舍内安装电暖气,维持舍内温度在30摄氏度左右;
4、为防止较大日龄的苍鹭幼崽啄伤较小日龄的幼崽,将其分开饲养;
5、较小日龄的幼崽地面铺设电褥子,以保证其最适温度;
6、舍内安装空气加湿器,控制湿度在60—75%之间。
人工饲喂:
由于苍鹭幼崽较小,不能自行采食,因此采取人工强食的方法进行饲喂。
1、饲喂食物为淡水杂鱼,长度约2—10cm。
2、约15日龄大的幼崽每顿强食0.5斤,1—5日龄大幼崽每顿强食0.2—0.3斤,一日两次,并给与充足饮水。
3、较大日龄幼崽强食时由三人同时进行,一人固定,一人掰嘴,一人送鱼;较小幼崽要用镊子夹取小鱼送入口中。往嘴中送鱼的时候,一定要将鱼头朝下放入,以防鱼鳍刺伤幼崽食道。
死亡情况:
由于偷猎者抓捕苍鹭幼崽时方式较粗劣,外加长途运输,幼崽密度较大,通风较差,导致一些幼崽出现内伤、外伤,体况较弱,经过积极抢救,部分幼崽抢救无效死亡,其中约15日龄的幼崽死亡6只,1—5日龄幼崽死亡14只。
随着苍鹭幼崽日龄增长,其食量逐渐增大,由原来每日60斤鱼增加到每日100斤,为保证幼崽营养均衡,救护中心还经常调整鱼的种类。半个月后,原15日龄的幼崽已经一个月大,飞羽基本长成,能自行采食,我们将其从原来的馆舍中分离出来,放到空间较大的圈舍单独饲养,并让其接触外界环境,为放归自然做充足准备。一个月后,原1—5日龄的幼崽也已经一个多月大,我们采取相同的方法为放归自然做好充足准备。到目前为止,所有苍鹭幼崽均长完飞羽,能自由飞翔,自行捕食,具备了野外生存的能力,因此可以放归自然。
松雀鹰
2012年5月17日,长春市高女士在106国道附近捡到的,当时翅膀骨折,不能飞翔,送到救护中心后,我们将其骨折部分接好,并强食新鲜牛肉,每天约0.5斤左右。现已完全恢复,能自行采食,具备放归自然的条件。
林鸮
2012年6月15日,长春市民在其家附近捡到,当时为林鸮幼崽,不能飞翔,我们人工将其养大,并捕捉活的老鼠训练其自行捕食能力,现已完全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因此将其放归自然。
红隼
一只为长春市民牟先生于2012年6月16日在自家小区捡到,当时该红隼因吃了毒死的老鼠而中毒,奄奄一息,经我们抢救后逐渐恢复,可以放归自然。
另一只为长春市民张先生于2012年6月20日在烧锅镇池塘边捡到,为成龄红隼,当时左侧翅膀骨折,经过救治现以完全恢复,因此放归自然。
· 救护黑熊 |
· 救护黑天鹅 |
· 科普园地︱这9种野生动物为何能被允许利用? |
· 吉林省突发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应急处置预案 |
· 我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