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通化市林业局 时间:2023-01-10
近年来,通化县以林长制为抓手,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绿色银行”已经成为“特色名片”。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单位”“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单位”和“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以“护林”为主线,强化林业资源持续向好趋势。按照省、市工作部署,进一步推深做实林长制,发挥好试点示范和引领作用。全县建立管护网格240个,严格落实以责任民警、村级林长、监管员和专职巡护员为主体“一林一警一长两员”的源头管理和责任体系,真正将森林资源保护的责任和重心落在源头,延伸到山头。林地总面积占县域国土总面积的81.9%,森林覆盖率达到77.11%。
以“造林”为手段,增强林业资源多元发展势头。开展了蝲蛄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石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造林总面积达3.85万亩,义务植树284.2万株,通化县城被命名为“吉林省森林城市”。
以“营林”为目标,实现林业资源提速增效目标。通过积极探索生态旅游产业、中药材种植等林下经济开发,在县域推进绿色产业转型发展,打造红松干果林品牌;优先利用商品林地发展林下参,打造“吉林林下参”“吉林野山参”区域品牌。目前全县已发展林下参8.6万亩、红松干果林30万亩、其他中草药种植3.9万亩。(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