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桦甸市林业局 时间:2023-08-09
为高效统筹林长制调度、督导、考评等日常工作,充分发挥林长办在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绿色发展实践中的牵头抓总职责作用,桦甸市立足当下、着眼长远,聚焦新起点、高标准,全面提升林长制工作质效,为引领地方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精心组织筹建。2021年10月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启动以来,经桦甸市委编办批准成立桦甸市林长办公室,从市林业局抽调9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开展工作,为全面推行林长制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克服疫情影响,统筹协调全市各乡镇、永吉街道、国有林场完善林长制机构体制建设,全市设立乡级林长办公室24个、乡村两级林长399人、网格长1121人,设立公示板、揭示板、制度板712块,提前2个月完成省、市下达的推行工作任务。在地区率先开通桦甸市林长制微信公众号,设计了专用标识(LOGO),在桦甸市政府官方网站开通林长制专栏,其中数十篇报道被省、市及省外媒体发表,切实提高了广大群众和机关干部对林长制工作的深刻理解和认知。
二是抓好制度建设。桦甸市林长办公室紧密结合全市森林资源保护实际,在原有全面推行林长制7项管理制度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了《桦甸市“林长+警长”暨“一林一警”协作机制》《桦甸市“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建立起了“林长+警长” “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新模式,扭转了林业部门“单打独斗”“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形成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林业工作新格局,完成印发全市国有、集体林地森林资源网格化管护实施办法和管护工作考核细则四项管理制度,全面构建起“7+X”制度管理架构。
三是优化办公环境。为进一步发挥林长制的“指挥棒”的作用,桦甸市委、市政府着眼未来林长制发展建设需求,于2022年10月完成了将原市森林公安办公楼升级改造为独立的市林长办公室及全市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管理中心,该独立办公室建筑面积为504平方米,下设信息化管理中心、林警检协作室、行政执法室、集体林地监督管理室、国有林地监督管理室、公益林地监督管理室等6个业务科室对涉林重点工作进行督导,使全市林长制各项工作得到有序衔接,进一步促进了促进林警、林检业务协作和行刑工作的高效衔接。
四是打造智慧平台。桦甸市林长办公室探索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全市林长制智慧管控平台,该工作已与移动公司达成初步意向,由其出资建设、管理、维护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的软硬件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逐年支付一定费用,目前正待省和吉林市统一智慧平台系统,按标准进行平台建设,届时将进一步提升市林长办办公质效。
五是服务绿色发展。自推行林长制工作以来,针对涉林重点难点问题下发工作督办单、提示函31份,解决问题5项;带动林区就业316人,人均提高收入2万余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3项,完成森林旅游建设投资1074万元,完成造林绿化7.5万公顷,实现了连续4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唐佰玲 高天君)
桦甸市林长办公室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