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市充分用好用活“林长制”这个平台和抓手,在“林”上精准发力,在“长”上履职尽责,在“制”上探索创新,实现了从“建制”向“见效”的转变。
首创人大监督林长履职工作机制。发挥人大力量,督导“绿美江城”十大专项行动,成立专项行动督导组,开展调度督导26次,确保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城市绿化工作,高质量建设“代表公益林”。各级林长要亲自抓增绿,高位推动绿美行动。市执法局、市工信局、市交通局等10个部门共同参与绿美行动,建设绿水长廊440.9公里,栽植乔木87.3万株,建成口袋公园、转角公园162个。
推进林业产业向全产业链发展。各级林长立足我市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种植、养殖、采集加工产业加快升级,森林康养旅游产业持续升温,做强林业经济全产业链,让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2023年全市新增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总面积达9000余亩,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203.38亿元,同比增长69.29%,在全省增速位居前列。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布局了一批林居民宿、汽车营地、研学基地等新产品新业态,全年实现林业旅游和休闲服务产值22.79亿元。
率先建立“四长联动”协作工作机制。建立林长+警长+检察长+院长协作机制,充分完善“林法结合”治理框架,为森林资源监管保护提供扎实的法治保障。创新“司法办案+生态修复”机制,率先建立生态修复保证金提存制度和生态司法修复示范林,有效实现生态环境和价值目标的双重修复,共复绿3000余亩,植树5万余棵。(作者:张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