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18-11-23
吉林省林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17
2016年,吉林省林业厅在省委、省政府、国家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和第四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引领发展、实施项目带动,深入开展“互联网+”林业应用,全面推进全省智慧林业建设步伐。
一.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全省智慧林业建设良好开局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和加快信息化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按照《“互联网+”林业行动计划——全国林业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林规发[2016]39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中国林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林信发[2016]94号)等文件精神,以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为目标,引入立体化感知、大数据决策、智能型生产、协同化办公、云信息服务等高效高质量发展模式,加快信息化与林业深度融合。
一是率先启动林业卫星发射和应用工作。为建设以基础地理信息、空间遥感信息为基础的地理空间大数据,提高我省林业数据采集手段,与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搭载多种探测传感器的“吉林林业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吉林省成为拥有林业专属卫星第一省,对推动吉林省林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革命性意义。
二是全面启动林业立体化感知网络和生态保护物联网建设。与吉视传媒有限公司签署了《智慧林业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就构建多级互联互通林业信息化专用网络及林业信息化数据中心、“森林智慧监测站”、生态保护与野生动植物监测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展全面合作,全面提高吉林省林业数据高速传输、交互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是启动实施国有林管理现代化局省共建示范项目建设。2016年9月23日,国家林业局与吉林省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两网两中心”为核心开展项目建设,构建“互联网+”林业发展新引擎,实现林业生态全面感知、风险预警可控、林地动态监管、物种实时保护,打造吉林省林业生态资源管理的新模式。
四是率先建成全国首个省级数字化超短波通信系统。全省各级单位按照“统一平台、分级管理、互联互通、自动漫游”的技术主线,以原有模拟超短波通信系统为基本格局,以省内重点林区通信覆盖率95%以上,一般林区通信覆盖率85%以上,火场通信覆盖率达到100%为目标,全省共计98个单位同步开展的超短波通信系统数字化改造工程。项目累计投资7571万元,共建成省级调度平台(一级)1个,市(州)级调度平台(二级)12个,县(局)级调度平台(三级)85个,在林区内建立数字超短波通信基站220套,各级单位共配备数字化基地台651套,车载台499套,手持对讲机2556套。成功地打通了省、市、县、局、林场、火场等多级通信通道,实现了全省移动通信设备无缝漫游,实现了指挥中心远程可视化指挥调度,有效的提升了火场应急通信、跨区域增援等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二.全面推进网站群集约化建设,提升吉林林业网上服务水平
2016年,吉林林业网主站(林业厅网站)发布各类信息5000余条,网站浏览人数29.7万人次,最高点击量196.4万次,最高浏览量189.9万人次,日平均点击量12.3万次,日平均浏览量6.5万人次。吉林省林业厅被省政府确定为2016年度网上宣传先进单位,2名同志被确定为2016年度网上宣传先进个人。
一是优化站群架构,开展了吉林林业网站群集约化建设。根据《吉林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工作方案》(吉政办发[2016]46号)和《吉林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实施指南》(吉政办函[2016]157号)精神,制订了《吉林林业网站群集约化建设方案》,开展全省林业站群集中集约化建设。依托省政府网站管理平台,出资100万元对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网站实施标准化页面改版、数据资源整合和林业服务一网通架构。通过同平台下统一站点身份认证、统一安全防护体系、统一运行环境指标、统一应用支撑体系、统一数据标准规范、统一监管监控,实现与同平台各级、各类网站的无缝对接和数据共享,彻底杜绝多平台分散操作造成的资源分散管理成本提高和数据归集二次开发浪费。
二是加强站群顶层设计,推进“一网通”林业网上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吉林林业网管理办法》(吉林办[2015]9号),制订实施了《吉林省林业厅网上信息公开实施细则》(吉林信[2016]211号),进一步规范了林业网上服务资源目录,注重站群数据归集展现路径设计,统一网站信息报送系统,实现了全省林业网站内容统一管理、标准化栏目通用共享、数据分类集中存储开发利用、Web网站与新媒体统一平台多渠道发布。
三是依托省政府网站管理平台,对吉林林业网进行了全面改版。2016版网站本着页面设计简洁、明朗,栏目分类导引、易查,内容归位准确、易读的原则架构,设有一级栏目10个,二级栏目38个,进一步优化了结构布局,在重点体现澳门新葡京娱乐城、互动回应、服务办事类栏目的同时,着力突出展示我省林业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特色内容。重新梳理了各栏目之间的从属关系与逻辑关系,进一步规范了互动交流回应和办事服务公开事项,栏目归类更加清晰易读,信息集聚更加全面标准,保证林业厅门户网站栏目的科学性、内容的准确性同时,有效提升了网站的权威性和全省林业网上服务能力。
四是畅通信息渠道,健全了信息采编激励约束机制。对照新版网站升级了《吉林林业信息报送系统》,进一步优化了信息报送、审核、采用流程,对应栏目调整进行了赋分功能重置,开通了森林资源监督专项信息报送绿色通道,新增了8个专题栏目报送模块,有效畅通了基层上报途径。同时,完善网上宣传情况通报机制,做好厅本级信息收集、整理和上报,依据报送系统采用赋分情况和采用信息质量,对年度信息报送排名靠前和获评有优秀信息单位给予稿酬兑现,有效激发了基层信息上报的积极性,提高了上报信息质量。全年各级单位信息报送2719件,厅网站采用信息2585件 。
五是突出澳门新葡京娱乐城建设,促进了吉林林业网提质增效。2016年吉林林业网新建专题8个,其中:与省政府网站共建专题5个,创历史新高。围绕社会热点建设了 “2016中国森林旅游节暨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首届绿美吉林‘红石杯’森林生态摄影大展”、“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专题”3个特色专题,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配合重点工作建设了“吉林省国有林场改革”、“吉林省林地清收” 2个专项专题,突出政策解读、工作部署、检查督导、经验交流,有力推介落实了年度重点工作;同时,优化改建了“吉林省森林防火”、“吉林省森防信息”、“吉林省林业厅“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3个常设专项工作专题,落实了责任处室及责任编辑,确保了重要政府信息公开,专项工作落实和务实的林业工作文化传播。
同时,及时有效地开展了各类在线访谈和重大活动的在线直播工作。按计划组织并在网上发布基层林业单位在线访谈和林业走基层等特色栏目建设内容;配合省政府开展了“中国﹒吉林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暨“纪念中国自然保护区建立60周年‘龙湾杯’全国生态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在线图文直播,并首次进行了视频录播;配合国家林业局、吉林省政府开展了“2016中国森林旅游节暨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开幕式”在线图文直播和视频录播。
六是开展专项整治,加强了全省林业网站安全管理。为提高各地、各单位网站安全防护水平,配合省公安厅、省网信办、省编办、省通信管理局在全省林业系统内开展林业网站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网站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建立信息发布登记制度,启用了保密审查;规范和完善了信息稿件审核工作,严格按照“谁审核、谁负责,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专题专审、专人专审、头条重审”,有效杜绝了信息内容“假、大、空”和不规范现象。通过值班读网和网站纠错互评,有效避免了损害林业网站形象的不良信息出现。另外,定期做好网站群系统平台安全测评和安全检查工作,制订完备的安全策略和应急预案,不断提高网站防篡改、防攻击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继续加强各系统应用推广,提高系统服务质量
一是实现了综合办公系统全面应用。综合办公平台在厅机关得到广泛应用,在健全澳门新葡京娱乐城网络服务机制下, 2016年通过公文流转发文578件、收文3172件,切实提高政务办公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移动办公平台,使得厅机关工作人员摆脱了对固定办公环境、时间、电脑设备和网络的依赖,在外办公人员借助移动APP及时的签批各种文件,通过移动办公平台共签批文件1376件,确实实现厅机关高效和便捷的办公。
二是公文传输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得到广泛应用。全年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成功召开了全省春节防火期汇报工作视频会议、全省秋季防火工作汇报会议、全省严厉打击毁林犯罪专项会议等;通过公文传输系统全厅共发文39544件、收文33023件,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极大地提升了林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节省了大量的办公经费。
三是“互联网+”林业产业得到良好应用。利用互联网建立了以林业企业基础情况填报、林业主管部门统计汇总为主要内容的全省林业产业发展情况统计工具,通过企业填报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及服务等相关情况,由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统计汇总,形成全省林业产业发展基本数据,按年度建立林业产业发展数据库,为领导制定林业经济宏观政策和指导基层林业企业产业发展提供依据。2016年80%以上的企业进行数据填报,填报林业产业发展各种类型数据3000多条,形成的统计数据能够基本反映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四是开展综合办公系统升级工作。开展了新版综合办公系统升级调研工作,收集了各处室及附属单位对办公系统的需求和建议,对公文办理、网上办事、信息发布、行政审批等工作进行了流程化梳理。完成了新版办公系统测试环境的部署,并进行初步测试,目前正在配合研发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整,进入系统测试阶段。
五是建立起标准化运维服务体系。通过严格规范的招标流程,引进本地专业化服务,对信息系统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和运维,同时建立起技术服务和完善的备机、备件等机制,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全年应用软件维护1452件次,计算机终端维护637件次,保障了全省林业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六是加快网络基础设施改造。对林业专网进行升级改造,专网传输速率得到大幅提高,省级节点达到1GB/S、市级节点达到50MB/S、县级节点达到10MB/S,实现林业大数据高速传输与交互;将互联网出口带宽由40Mb/提高到100Mb/s,极大地提升了我厅网络承载能力,为各部门网上业务和厅网站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有效提高了网站访问速度和对外宣传能力。
七是开展等级化保护工作。投资188.8万元对内外网信息安全进行整改建设,建立完善内外网安全保障体系,采用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应用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安全防护产品,完善数据维护、管理等各项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以全面、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的风险,提高整体的信息安全水平,确保内外网信息系统达到三级等保要求。
八是进一步完善林业信息化标准规范。按照《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推荐性地方标准集中复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吉质监标函[2016]220号)要求,我厅组织专家对《林业地理信息数据库及系统建设管理技术规范》(DB22/T2359-2015)、《林业信息化应用系统集成开发规范》(DB22/T 2230-2014)、《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库建设规程》(DB22/T2229-2014)等相关标准进行了审定。
四.加强林业信息化队伍建设,强化林业信息化人才培训
按照国家林业局“十三五”信息化人才培训规划部署,为适应吉林省林业现代化建设需要。11月28日在长春举办吉林省智慧林业首届培训班,针对林业大数据顶层设计、农林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热点、智慧林业总体设计及应用实践、林业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建设、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应用、智慧营造林管理应用、国有林场综合监管应用、林业大数据采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培训讲解。全省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林业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厅机关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300余人参加了培训。12月在长春举办全省网站管理员和联络员培训班,针对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技术问题、林业网站整体架构及TRS WCM内容系统应用、新版信息报送系统应用等进行讲解,共培训工作人员150余人。
回顾2016年, 吉林省林业信息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信息化与业务融合全面推进,信息新技术得到创新应用,电子政务应用成绩明显,林业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在重点领域信息化应用取得明显成效,极大地提升了林业管理与公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