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119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吉林议〔2021〕8号
万晓白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保护吉林省西部草原及荒漠化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紧密结合我省西部草原实际,反映情况详细、内容真实,具体建议内容切中要害、指导性较强,对我省西部草原生态保护极具价值。对您提出的三项具体建议我们全部采纳,目前正在积极推进。
一、持续推进草原修养生息,建立草原公园方面
多年来我省草原破坏严重、面积锐减。对此,我们将不断加大草原保护力度,以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草原禁牧为重点,持续推进草原修养生息。计划“十四五”期间,划定基本草原面积,修复治理退化草原。开展草原禁牧,组织各县发布禁牧通知和禁牧令,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划定禁牧区域、规定禁牧时间,对严重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的草原和生态脆弱区的草原,实行禁牧、休牧制度,确保草原修养生息。积极开展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保护“三化”和生态脆弱草原,成规模、大面积保护草原生态,避免草原碎片化影响生态功能发挥。
二、坚持自然恢复原则,摒弃外来物种方面
在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中,国家和我省一贯鼓励和坚持自然恢复方针,坚决摒弃外来物种,并将此项内容列入了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今后,我们将在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中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全部采用乡土物种进行生态修复,保障本地草种供应需求;将外来有害物种列入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内容,投入资金开展外来有害物种防治工作。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科学规划林草结合的立体生态共同体。
三、组建专业化高素质的护草员队伍
我省草原管护队伍起步较晚,资金缺乏,人员素质不高。我们将在每年开展护草员培训基础上,结合全面推行草长制建设工作,不断强化草原管护员队伍,一方面扩大草原管护规模,另一方面提高草原管护人员素质。同时利用草长制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草原管护重视程度,完善草原管护制度,保障草原管护人员待遇,使草原管护队伍真正发挥作用。
澳门新葡京娱乐城
2021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