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德友利用送学院19电工预备技师的学生到青岛中国中车集团上岗就业之际,回访了学院仍在集团工作的往届10位毕业生,并得到一个对我们触动较大的利好消息,那就是去年10月份入职的李清龙同学,11月初已从操作车间调入技术部工作,主要负责产品质量检查、产品检修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工资(月薪+加班+奖金)可达7000多元。工作前三个月,他说他给家里共邮寄了一万两千元生活费,家长非常欣慰。 对此作为学院的一名教师,我们在高兴之余,不免引发下列思考: 一是李清龙同学目前这个工资待遇,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技师学院的学生来说可谓不少,和一般大学生相比,也丝毫不逊色,说明学院往年的养成教育功不可没,今后还应继续进行,并创新发展。 二是李清龙同学参加工作不久,为什么会被调到质检部门?经过侧面了解,李清龙同学入职后,不仅业务能力强〔在校期间,曾经与林政杰同学一起代表学院参加2019年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加工类(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获团队三等奖〕,而且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肯干,表现突出,深受领导们认可。这离不开在校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等人员的悉心指导和自己不懈的努力;上岗后,他又凭借自己的表现赢得了企业领导的青睐。 三是李清龙为什么上班3个月就能给家里邮寄一万两千元的生活费?该生在学院的班主任王娉娉介绍说,他生活非常俭朴、自律,在校期间,遵纪守法,爱读课外书籍,晚自习经常练毛笔字,老师交办的工作都能保质保量完成。 众所周知,目前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乎院校的发展,而招生工作的好坏又与毕业生安置密切相关,即“出口”决定“入口”,在这样一个前置条件下,作为一所技工院校及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高度重视招生工作,更要注重学生在校日常品学的培养。从李清龙同学的工作调动中,我感到:一个深受企业欢迎的优秀毕业生,不仅要有达标甚至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等职业品质及做人的基本素养。而这些教育,它需要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监护人、家长、就职企业等多方合作,久久为功,方能让学生在成长成才阶段,得到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为学生成为国家及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夯实基础。 从李清龙同学目前的工作调动情况来看,他无疑是一名非常受企业欢迎和重视的毕业生,也是我院今后开展德育、就业教育的榜样。试想:如果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大多数都能有一个和他目前差不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那学生及家长对学院的认可一定会超过我们的预料,我院招生难的问题,自然也就会得到有效缓解。 习近平曾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学院工作是一盘棋,各项工作不仅互相联系、休戚相关,而且教书育人,以德树人,不是日常说说而已,它需要我们以此为使命,全员、全程、全方位加以贯彻落实,因为践诺比承诺更重要。 翻阅多位大国工匠的感人事迹,我发现他们除了“兴趣”“好专研”等特质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坚持”。纵观职场,“坚持”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对爱岗敬业的最好诠释,是一个人实现人生理想必备的要素。截至日前,我院还有14名毕业生仍在知名企业——中国中车集团工作,工龄最长的已达8年,稳岗率良好。在此我们期待更多毕业生今后能给我们传来各种喜讯,让我院的招生工作能够突破“瓶颈”,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王玉琴刘德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