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通化市林业局 时间:2023-07-17
为全面提升林长制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拓展工作思路,进一步推动林长制工作走深走实,7月12-14日,通化市林长办公室组织全市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及林长制工作机构负责人开展林长制改革成果观摩学习暨经验交流活动。
活动中,相关人员围绕档案管理、林长办公室设置及运行等方面,深入辉南县、集安市、柳河县、通化县,通过实地查看、听取介绍、现场交流等方式,观摩学习了林长制宣传图版和档案室、清收林地还林成果、蓝莓产业基地、标准化林场、红松母树林等建设方面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并就林长制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通化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以来,各地采取高位推动、四级联动等有力举措,围绕“护绿、增绿、活绿”工作目标,在健全组织体系、林长履职尽责、林业资源管护、统筹各方力量、智慧平台及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探索施行“林长+N”工作模式,着力构建现代林业治理体系,不断提高林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开展林长巡林2860余人次,下发总林长令和指示批示32次,解决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毁林毁湿等各类资源保护问题192个。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实施智慧林业网格化管理系统建设,极大提升了森林资源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了总投资6500余万元的哈泥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和“林、草、湿”连通工程,森林生态功能稳步提升。建立“林长+林业产业链长”双推进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林长推动作用,扎实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果。新建和改培以红松为主力树种的国储林基地9万亩;以红松果、山核桃、大榛子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基地面积达到75万亩;以林蛙、梅花鹿等为主的特色养殖基地面积达到340万亩;以林下参、五味子、返魂草等为主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面积达到41.77万亩,全市林业总产值始终保持在全省各市州前列。
“通过交流学习,观摩互鉴的方式,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林长制各项工作 “破困境”、“促提升”的强劲动力,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推动林业治理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确保全市林长制工作继续走在前列。”通化市林业局副局长、林长办副主任谢群庆说。(李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