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化县青山绿水间,缀满枝头的蓝莓、深埋林下的人参、挺拔入云的红松,这些“山林宝藏”正以蓬勃的生命力绘就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走进通化县光华镇,万亩蓝莓如紫色地毯铺展山间。通化县巧打“产业小镇”牌,让蓝莓从“种在山头”到“卖向全球”。规模化种植基地里,良种蓝莓苗“喝着”山泉水拔节生长;深加工车间中,鲜果被酿成汁、制成果酱,还开发出花青素保健品;每逢采摘季,游客拎着竹篮穿梭田间,体验“边摘边吃”的山野乐趣。2024年,6800吨鲜果实现1.7亿元产值。
借“人参之路”文化IP,通化县在千亿级产业赛道上加速奔跑。9.79万亩参田孕育着4125.8万吨“林下珍宝”,30家大型加工厂将人参“吃干榨净”——药片、茶饮、面膜、糕点……五大系列数百种产品摆上全国货架。创新“人参+文旅”玩法:游客可体验采参仪式、参观深加工生产线,甚至在康养基地喝一碗现熬参茶,感受“一棵人参的N种打开方式”。如今,150.27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让“老把头”的传奇在新时代续写新篇。
当红松在山风里沙沙作响,7629亩新造红松国储林里,松塔沉甸甸压弯枝头,树下套种的药材、食用菌正蓬勃生长。“红松+”模式衍生新业态,龙头企业收购松子加工成坚果、精油,林下经济带探索出“林菌、林药、林禽”立体种养模式。这棵“生态强县”战略下的“摇钱树”,正用“树上结籽、林下生金、林间聚客”的公式,敲响了山林里的“绿色致富钟”。
从蓝莓的酸甜到人参的甘苦,从红松的苍翠到产业的火红,通化县把生态优势酿成了发展胜势。三色产业交相辉眏,共同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山林交响曲”。(张娟)
--------------------------------------
初审:战玉民 复审:程莹 终审:孙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