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省林业厅召开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会,省林业厅各处室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各参改县(市、区)林业局局长到会汇报工作。厅长张德新到会讲话,副厅长金德友主持会议。张德新在会上说,我们省的林改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于去年4月在全省全面铺开,将近一年来的时间,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的工作要求,上下齐心协力,迅速行动,克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评价前段工作,大体上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组织领导有力,操作规范有序,进展平稳顺利。就全省来看,我们前段工作,已经得到省委、省政府,特别是国家林改督查组的肯定。前段工作的三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不仅是党委、政府领导重视,更重要的是在座的各位林业局领导都高度重视,这很关键。二是宣传培训扎实有效,三是调查摸底进度快,质量比较高。吉林省林改工作总体质量比较高是国家督查组对我们的评价。
张德新针对前一段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他说:在下一段工作当中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必须解决,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下步工作不可能做好。第一个问题是进展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动迟缓、进展慢,个别地方任务并不重,到现在调查摸底任务还没完成,相反任务重、集体林地面积很大、历史存在问题很多的地方调查摸底进展却很快;二是个别地方工作不扎实、质量达不到要求。第二个问题是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畏难情绪,表现不一,有靠的,有拖的,也有躲的,总之就是怕,不敢碰硬,这种思想在不同地方、在相当范围内都有存在,这个问题不解决,必将成为我们下一阶段工作当中的一个严重的思想障碍。第三个问题就是在工作方法上推着干,工作缺少主动性、创造性,缺少计划性,有些地方,特别是主要领导,也包括分管领导,对什么时间,什么阶段干什么,重点抓什么,必须完成什么,都心中没数,有些地方林改工作没有明确的安排和部署,没有具体的组织和要求,缺少严格的指导和检查。这样工作难免落后,肯定会陷入被动,在今后工作成果上很明显会表现出来,这三方面问题应该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想办法研究克服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全省林改任务就很难完成。如果有一个县没完成,全省工作就没完成,在林改工作上,局部和整体就是这种关系,任何一个县的工作都要拿到全省的高度来认识、来看待,这样才能把工作抓上去。
张德新指出:截止目前,全省林改工作面对的形势,就是林改工作已经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关键性环节、敏感性时。前一阶段搞的宣传培训、调查摸底都是为这一阶段服务的,如果说前两阶段是务虚,现在就要务实了,希望从现在起,我们上上下下要打起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下一阶段工作当中去,才能把下步工作抓好。为什么这么说?虽然有的进度快一些,有的调查摸底还没完成,但从全省看,林改工作将要从宣传培训、调查摸底阶段转入到落实两权的组织实施阶段,要转入到这个实质性关键性阶段,这一阶段林改工作难度已经达到极致,很多棘手的问题要在这一阶段显现,而且必须得解决,很多实质性工作需要在这一阶段操作和落实,农民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实惠,群众是不是真正满意,都会在这一阶段体现出来,都会在这一阶段得到答案,林改关键在此一举,我们能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完成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任务,很关键在下一阶段,关键在于组织实施阶段是否扎实有效有序,纵观整个林改工作,组织实施阶段是林改工作的决战阶段,可以说,林改工作决战在即,这也是我们今天召开汇报会,对林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阶段性部署和安排的意义所在。
针对下一阶段的林改工作,张德新强调:
一是要抓重点。林改是今年林业全盘工作的重点,而确权到户任务又是林改工作的重点,我们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在工作安排上、组织上、抓法上都要体现这一重点,突出这一重点,确保这一重点,要全力以赴抓好这阶段的工作。
二是要抓时机。有的同志认为,林改是全年性任务,现在刚刚进入到3月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真正属于我们林改的时间并不多,今年春脖子短,4月份很早就要进入农忙时节,一进入农忙时节,各级政府和农民的主要精力还能放在林改上吗?没有政府和农民的参与,林改还能进行下去吗?之后还有防火、防汛等事情,所以真正属于我们的时间并不多,千万别推着干,要抓住时机。春节后到春播前这段时间,是推进林改下阶段工作一个难得的有利时机,至为关键。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完成林改的难度一定会加大。常言说,做事情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推进林改“此其时也”。
三是要抓难点。林改的难点是如何有效解决和调处林权纠纷和矛盾。这既是我们抓好林改工作的难点、关键点,也是我们抓好下个阶段、乃至整个林改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所以,我们各级林业部门都要把精力、资源和力量投放到这个问题上来,通过抓好难点来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只要我们领导重视了,它就不是难点,只要我们大家认真工作,认真对待,就能解决这些难点。但对目前确实解决不了的,也要处理好各种关系,避免激化矛盾。
四是要抓进度。主要还是要处理好林改工作质量和时间的关系,首先强调一点,还是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因为如果质量达不到要求,改革就是失败的,既使改革按时完成了,但群众不满意肯定不行。个别地方如果问题特别多、群众特别不满意、质量特别差,很可能就得推倒重来。因为这与我们的改革初衷不一样,改革的初衷就是“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如果农民没有得到实惠、不满意,改革就失去了意义。强调的第二点是,要有紧迫感,有时间观念,要抓紧工作,特别是我刚才提到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问题,别因为一个县、一个地区来拖全省的后腿,就是说,在进度和质量问题上要搞好协调。在下步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死结”,暂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怎么办?我认为还是要实事求是,面对现实,有的宁可放一放,等待时机,什么时候条件成熟了,什么时候再解决,决不能因为一时一地的困难,而推迟和耽误我们整体的林改工作进程,也决不能因此打乱我们林改的整体工作部署。(陈晓才)